
今天分享的是:2025年主权AI状况报告:开源项目与全球协作在全球人工智能战略中的作用(英文版)安全配资门户
报告共计:46页
《2025年主权AI状况报告》核心内容总结
《2025年主权AI状况报告》由Linux基金会联合多方发布,基于233名受访者的调研数据与行业专家洞见,深入剖析了主权AI的发展现状、核心驱动因素、实现路径及全球协作态势。
主权AI指在最小化依赖外部主体的前提下发展AI能力,已成为各国与组织的战略重点。79%的受访者认为其具备价值与战略意义,且在不同地区共识强烈,美国、欧洲、亚太地区分别有86%、83%、79%的受访者认可其重要性,其战略价值在国家(66%)与组织(47%)层面均有体现,82%的组织正开发定制化AI解决方案以掌控自身AI能力与知识产权,美国此类组织占比高达90%。
数据控制(72%)与国家安全(69%)是推动主权AI发展的首要因素,组织将数据视为战略资产以防止敏感信息外泄,同时担忧过度依赖国外AI平台带来的安全隐患;经济竞争力(48%)、合规需求(44%)与文化适配(31%)也是重要驱动力,例如组织需让AI符合本地法规与文化语境,避免通用AI忽视地方特色的问题。
展开剩余82%开源是实现主权AI的核心路径,90%的受访者认为开源对主权AI发展至关重要,81%将开源软件列为首要实现方式,其次是开放标准(65%)与开放数据(65%)。开源的核心价值体现在透明度与可审计性(69%,欧洲达80%)、安全性与可信度(60%)、定制灵活性(69%)及协作创新加速(41%)。目前主流开源AI技术包括PyTorch(71%)、Kubernetes(58%)、TensorFlow/Keras(55%)等,广泛应用于模型开发、基础设施管理等环节。不过,使用开源实现主权AI也面临数据质量(44%)与技术人才短缺(35%)等挑战。
尽管主权AI强调自主性,但94%的受访者认为全球协作对其发展不可或缺,93%认同开放协作是构建安全且文化适配的主权AI系统的关键。基础模型与数据集(均为59%)是全球协作的核心领域,开发工具平台(39%)、硬件设施(38%)等也备受关注。59%的组织倾向通过贡献开源项目参与协作,45%重视制定共享技术标准与共建负责任AI原则。然而,资源限制(35%)、知识产权担忧(34%)、地缘政治紧张(28%)等构成了全球协作的主要障碍。
在治理模式上,43%的受访者支持开源社区主导的治理方式,认为其能平衡协作与自主性。国家政府(66%)与开源基金会(60%)是塑造主权AI未来的关键利益相关方,需协同制定政策、推动标准建设。报告指出,主权AI并非技术孤立主义,而是通过开源协作在保持自主的同时融入全球创新网络,未来需聚焦开源基础设施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社区治理完善等方向,推动主权AI从理念转化为实践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名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